诸“医”百家系列—— 合理用药跨学科论坛风湿免疫专场顺利举行

2020年5月28日下午,诸“医”百家系列--合理用药跨学科论坛的风湿免疫专场在线上与大家如期见面,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北京药盾公益基金会主办,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支持。论坛邀请南京、河北、山东等地医学、药学、医保和医务多学科专家共济一堂,探讨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如何合理用药。


6-1-1

6-1-2

 

北京药盾公益基金会张晓乐理事长为本次论坛致辞。首先对邀请到的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

张理事长说:行善事,成人之美,不断的追求科学,合理用药,促进公众的健康,满足公众美好生活的愿望。这是北京药盾公益基金会的理念、服务的领域和核心工作目标。今天论坛的重要特点是跨学科,在面对疾病--人类的共同敌人,我们医生和药师携手并肩,呵护患者健康的初心永远不变。系列跨学科论坛是我们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希望共同促进风湿免疫领域安全、合理用药的学术进步。预祝我们的论坛圆满成功。

 

6-1-3

 

论坛邀请到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江苏省临床重点学科带头人季国忠书记和国家卫健委神经疾病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郭力副院长担任大会主席。

季书记在主持致辞中说:“随着中国在新药审批和国家药品谈判目录多项创新改革,越来越多的公司在中国推行创新药品,很多药品也进入了国家的谈判目录。在今天的论坛当中,有风湿和免疫两个领域,这两个领域的药品也日益增多,那么在临床上怎么使用?怎么管理?如何合理精准的用药?

今天的主题非常好。我们经常讲作为一个临床医生,三基三严三合理,其中合理就是包括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和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对我们临床医生非常需要,也非常需要管理。多学科联合探讨合理用药,对我们临床医生越来越重要。”

 

6-1-4

 

论坛主题报告

首先,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风湿科刘花香主任为大家做主题报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长期管理策略》。

类风湿性疾病是慢性疾病,病程长,致残率高。早诊断,早治疗,缓解症状,达到病情完全缓解是治疗关键。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治疗应以每个患者的持续缓解或持续低疾病活动度为目标。

刘主任就中国类风湿关节炎缓解率仅14.88%(DAS28-CRP<2.6标准)的现状,解读2019年EULAR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推荐,分享了达标治疗策略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长期管理,从临床经验角度分享了对TNFi维持达标的患者通过降低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实现药物减量的减药方案经验。回答了每个风湿科医生面临的当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情缓解后,停药还是减药的问题。

 最后,刘主任强调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长期管理要先求达标,再谈减停。


6-1-5

随后,来自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田字彬主任为大家阐述了《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与药物治疗》。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CD)、溃疡性结肠炎,这两个疾病有一个共性:都与免疫有密切的关系。在治疗上有了相应的免疫调控、激素的应用、靶向治疗、生物制剂的应用。

 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原因不明的一个肠道性疾病。目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早期诊断相对比较困难,往往是以严重并发症为首诊:如出血,狭窄和穿孔。这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所以我们要及早的干预。早期干预能够更好达到治疗目标,阻止疾病进展和损伤,其中对于中重度伴高危因素患者推荐“降阶梯”治疗。

 田主任从克罗恩病的发病机制角度,分享了克罗恩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在治疗中包括:常规治疗、生物疗法及营养支持原则。田主任还解读了克罗恩病治疗指南推荐。最后田主任总结:随着技术的进步,克罗恩病治疗的目标也在升级,达标治疗是克罗恩病未来的一个治疗趋势。


6-1-6

前两位专家介绍了类风湿关节炎和炎性肠病克罗恩病临床诊疗。这两个病都与免疫有关,都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问题,需要长期管理。那么在长期的用药管理中,药学专家是如何帮助临床医生合理用药呢?

来自南京鼓楼医院药学部葛卫红主任为大家带来《改善风湿病情(DEMARDs)药物在免疫病治疗中的精准用药研究初探》的主题报告。主要探讨了传统抗风湿病药物DEMARDs在临床如何合理应用。

 葛主任组织的研究是围绕临床医生经常思考的问题而展开。DEMARDs药物众多,如何选择合适药物?不同的个体药物剂量如何选择?药物的安全有效治疗窗是怎样控制?治疗效应与血药浓度的关系?药物不良反应与血药浓度的关系?能不能在患者用药前,判断对这些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呢?能不能在用药最短时间内估算出对于这个患者最适合的剂量?

 葛主任从药学角度和基因检测两方面的研究回答着临床医生的问题。根据血清(血浆、全血)浓度调整给药剂量。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代谢或药物效应相关,可根据基因型预测药物治疗效果,选择合适药物。检测基因序列差异是个体化给药的重要手段。因为mRNA表达差异导致蛋白(代谢酶/受体)表达或活性差异导致药物代谢或药物效应差异导致剂量需求或者药物选择差异。

 葛主任展望了将来临床在类似DEMARDs药物合理应用,并总结:在临床使用一个抗风湿病药物之前,我们可以通过检测来确定适合的药物,通过基因检测来测定患者对药物是否敏感、是否有毒性、是否有效,再通过监测治疗药物血药浓度,来确定比较好的合适剂量,这样来达到精细化用药的目的。

 

6-1-7

论坛讨论互动

会议的第二阶段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郭力副院长主持。主要内容是药学、医务和医保管理方面的专家,以临床合理用药和创新药物的使用管理为中心话题,分享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

 

6-1-8

 

江苏省人民医院医务处朱宏处长在医院医务具体管理措施,如处方审核,奖励与处罚及一些检测的手段上,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一个医院合理用药的管理思路。

 

6-1-9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副主任陈蓉教授从药物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的三个方面来谈创新药物的合理使用。

 

6-1-10

南京市第一医院医保办公室高金梁主任,从如何促进医保经费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强调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特别强调医保管理离不开临床最新指南,应该形成临床药品使用和医保管理部门的多方沟通机制。

 

6-1-11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李静主任,主要介绍创新药物在引进环节中评价是关键。李主任对创新药物的综合评价总结道:“在创新药品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去做一个综合性的评价。综合评价需要一些技术手段,有效性怎么样去做,安全性怎么去做,药学人员怎么参与,临床应该怎么样去做具体的实施方案,可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细化。但凡只要我们想做,相信我们就会很快的或者在逐步的会形成我们的规范和方法。”

会议最后,大会主席郭副院长总结:诸“医”百家系列--合理用药跨学科论坛的风湿免疫专场,从医学、药学的优化治疗,学术进展中;从医务、医保管理的丰富经验中,与会者学习到合理用药新的观点和知识。这场论坛真正实现跨学科、多学科的讨论,相信大家受益良多,未来,我们会加强联合,以促进提升公众健康,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质为不变的使命。期盼诸“医”百家系列学术论坛再相见。

2020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