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追溯红色印记,砥砺公益初心

——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有感

00ff27a54b1366d6a25be2077e7bcea

2024年5月31日,我随北京药盾公益基金会一行走进辽沈战役纪念馆,重温这段决定中国命运的战略决战历史。从踏入纪念馆的那一刻起,泛黄的历史照片、逼真的战场复原场景、陈列的武器装备与文献资料,便将我带入了1948年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场参观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党性教育与公益使命的深刻洗礼。

回望战略决战:震撼于信仰的力量与人民的伟力 辽沈战役作为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首战,历时52天,歼敌47万余人,彻底改变了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纪念馆内,“战争序幕”“战役决策”“战役实施”“人民支前”“伟大胜利”“英烈业绩”六大展厅,全景式展现了战役的全过程。 在英烈馆内,看着上千位烈士的姓名与生平,聆听着“舍身炸碉堡的梁士英”“用身体接通电话线的龙世昌”等英雄事迹,我深刻感受到:战争的胜利不仅是军事战略的成功,更是理想信念的胜利。先烈们用生命践行了“为人民谋解放”的誓言,这种“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信仰,正是我们今天开展公益事业的精神基石。

北京药盾公益基金会在药品安全公益领域的探索,正是对这些历史经验的现代诠释:基金会在开展“基层医疗能力提升培训”“药物警戒生态系统构建”等项目时,同样注重联动多方力量:与医联党委各党支部协同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联合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持,携手医疗机构开展实地帮扶。基金会在公益项目设计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调研发现老年群体用药误区高发,针对性开展“老年合理用药大学”科普活动;关注到儿童用药安全薄弱环节,推出“安全用药娃娃抓起”系列动画。依靠群众:让公益扎根人民辽沈战役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公益事业同样需要“以人民为中心”。基金会在药品安全宣教中,摒弃“单向灌输”模式,通过社区讲座、线上互动、短视频科普等多元化方式,引导公众主动参与用药安全管理。例如,“药品安全公益网络宣教”项目覆盖超10万人次,通过收集公众用药疑问,定制化生产内容,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真正让公益服务走进群众心坎。

传承战役精神:以担当践行公益使命 参观结束后,站在纪念馆外的烈士纪念碑前,望着“辽沈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金色大字,我深感作为新时代公益人的责任重大。基金会应主动融入健康中国战略,聚焦药品安全领域的系统性、长期性问题,如推动基层医疗能力均衡发展、促进药品安全政策完善等。

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参观,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更是一次向未来的宣誓。作为公益战线的一员,我们虽无需直面战火硝烟,但同样需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药品安全公益事业中勇挑重担。未来,我将以辽沈战役精神为动力,把对先烈的缅怀转化为工作的热情,立足岗位、真抓实干,用专业服务守护人民健康,用公益力量传递党的温暖,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公益事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2024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