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品安全追溯系统研究
1.项目起止时间(年/月):2019年01月-2019年12月
2.项目实施区域(省/市/县/)
因为是研究项目,实施的地区有可能是全国,特别是调研内容,要涉及到全国的专家、企业、医院、社会药店。
3.项目目标
通过研究,系统了解药品供应链各利益攸关方在统一的追溯方案中的定位和具体的操作需求,目前药品安全追溯系统存在的问题,为政府的下一步政策制定提出建议, 并对企业和药品供应链各方提出利用信息技术的解决方案。
药品安全追溯系统的顶层设计和解决的方案需要达到以下目的: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这是首要的也是必须要达到的目的;提高供应链的管理效率,为供应链各方提供增值空间; 加强药品追溯信息的透明度和提高追溯的效率,为信息化监管提供可靠基础;确保数据安全。
4.项目概述
2017年完成了中国药品安全追溯系统研究项目第一阶段的工作(第一阶段: 研究采用调研、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 对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以及供应链各方对药品安全追溯系统的需求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解决方案),形成研究报告。
2018年计划进行第二阶段工作:召开媒体交流会并进一步推广研究成果,以及第二期项目启动:根据第一阶段提出的解决方案,开展分步骤、分地区、分产品的试点研讨和培训,在2018年10月和12月在北京举办了两场培训会。
2019年,将继续与中国化学工业制造协会、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一起,建立相关平台,并进行媒体发布和研讨培训。
5.项目受益人分析
药品安全追溯系统的顶层设计和解决的方案主要受益人是患者。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这是首要的也是必须要达到的目的;提高供应链的管理效率,为供应链各方提供增值空间; 加强药品追溯信息的透明度和提高追溯的效率,为信息化监管提供可靠基础;确保数据安全。
6.项目管理组织框架
协调工作组涵盖药品供应链各责任攸关方,包括:
北京药盾公益基金会: 张晓乐、谷里虹 、李明霞
药品生产企业:外商制药协会 朱波;强生 陶立
药品流通领域: 国药集团 雷万云
医院:301 医院 王剑
编码标准专家: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孔洪亮
医疗器械法规和追溯管理专家: 严樑
协调工作组由张晓乐担任组长,谷里红担任副组长。
协调工作组向PSM定期汇报工作进展,寻求支持和指导。